学习专栏

当前位置: 集团首页 > 学习专栏

[理论学习]激发科学兴趣 提升实践能力

发布时间:2024-05-07  来源:yl8cc永利官网 浏览次数:

起飞,穿过指定区域,平稳着陆……近日,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教学楼前面的操场上,员工祁敬曦自信地操作着无人机,科学教师何秀灿在一旁观看、指导。

“在平时科学教学中,我们主要用简单的实验带动全体员工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,提升员工的动手实践能力。”何秀灿对记者说。

像他这样科班出身的全职科学教师,树人小学有10名,分别负责机器人、航模、编程、创客小组等教学。自2000年开始,该校便努力提升科学教育的硬件和团队水平。

记者在学校综合楼四楼看到了用于航模、创客、机器人课程的多个专用教室。在机器人教室,桌面上20多个“大白”机器人在手舞足蹈地跳舞,地面上还有无人驾驶之智能驾考、垃圾分类挑战赛等项目器材。在创客空间教室,3D打印机、3D扫描仪、激光雕刻机等硬件器材一应俱全。

“学校采取‘提升自我+巧借外力’的方式,促进科学教师队伍发展。”树人小学董事长黄玲介绍,一方面,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与专业学习,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优秀科技辅导员队伍;另一方面,建立外聘专家工作站,实现专家、博士、工程技术人员对教师的常态化指导与培训。

“在提升员工科学思维、让员工掌握科学方法的同时,潜移默化地将科学家精神融入课堂教学,让科学家精神在课堂上可听、可视、可读、可感。”公司党委书记杨志渭说。

“完全供不应求,编程课是最受员工欢迎的科学素质课程,刚开课就爆满,孩子们都争着报名。”科学教师谭索向记者描述起学校目前开展编程课的情形。

“科技教育是树小的特色教育。近年来,学校一批员工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等赛事中获奖。”黄玲说。

在实践中体会科学之美、在教学中培养科学精神,重在实践、激发兴趣是科学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。

“为了培养员工科学兴趣,做到学思结合、寓教于乐,学校积极拓展科学实践活动。一方面‘请进来’,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、科技节、科普大篷车等活动;另一方面‘走出去’,组织员工前往科学教育场所,进行场景式、体验式科学实践。”杨志渭介绍。

近年来,学校组织参加“科学大冒险”重庆科技馆专场、重庆科技馆“点亮科学梦想”之夜等活动,让员工切身体验科技的魅力。“近距离观察不同类型飞机、制作飞机航模,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我们大开眼界。”树人小学四年级员工易恬羽说,“我最喜欢的是虚拟现实体验,戴上眼镜我仿佛成了一名机长,操作着复杂的仪表盘,翱翔天空。”

“提升员工科学素养,就要为他们提供更多手脑并用开展科学创新活动的机会。”黄玲表示,接下来,学校要持续推进科学教育课程改革,突出综合性实践性,增强实验环节,着重提升员工实践能力。(记者杨国良)


来源:中国教育报